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需政府、長租機構打好“組合拳”
近年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為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發布了《關于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19年6月以來,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希望繼續通過明確租住市場的相關管理辦法,鞏固專項治理成果,將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細則意見出臺,規范住房租賃市場
租賃住房是解決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新市民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我國租賃市場還存在多項痛點,仍有房源信息難核實、租客合理合法權益、強制驅逐承租人等難保障的問題。
傳統租房模式具有租房流程復雜、租客時間投入大、額外支出多等特點。長期以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供給主體以個人出租為主,規范化和專業化服務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
對此,意見把建章立制和解決問題統一起來,從加強房源信息發布管理、規范住房租賃合同、公開租賃服務收費、建設租賃服務平臺、建立糾紛調處機制等方面研究制定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文件,鞏固深化專項整治成果。
宏觀政策是行業發展風向標,細則落地和規范執行則是行業護航者,在更多的細則明確和規范下,住房租賃市場將日漸精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房住不炒”的設計框架下,租房市場將成為國家重點保障民生發展的直接領域,越來越多細分政策的部署和指導意見的出臺,將為規范租賃市場行為提供有效指導,有利于提高租房的租期穩定性,推動市場穩健發展。
市場環境向好,長租機構符合發展需求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多項惠及住房租賃市場政策,明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同時也要求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盤活存量市場。規范發展住房租賃企業被擺在培育市場供應主體首要位置。
在政府部門出臺系列租房政策,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租金及市場預期的同時,我國的長租機構也在迅速成長。憑借高品質產品、標準化服務,不斷解決市場“頑疾”,通過線上一體化、透明化模式,使用戶可在互聯網上獲取真實可靠房源,并對合同簽訂、租金、租期等事項予以保障。
區別于傳統中介繁瑣的租賃模式,長租機構率先實現找房、簽約、支付、租期服務的全流程互聯網化,使租住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變得更加透明,合同的簽訂變得更加規范。同時,管家、保潔、維修等生活配套服務100%線上辦理,客訴響應更加及時,也讓租客獲得更放心的租住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長租機構有效改善了租賃市場發展的整體環境,建立起房屋質量、服務體系的更高標準,讓租住錯配得到修正。今年9月,長租公寓企業自如參與了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起草編制的《長租公寓評價規范》,該標準將對長租公寓裝飾裝修產品和室內環境等提出系統性分級評價指標。專家表示,通過專業機構與知名企業的協同,更有利于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專家表示,機構化長租平臺的崛起符合國家多主體供給的政策要求,不僅有效改善了租賃市場供給結構、拓寬發展空間,也符合廣大租住群體的需求。此外,住房租賃市場的規范發展,還需政府、長租機構共同打好“組合拳”,政府部門要繼續構建跨部門的信息共享,有機銜接的市場監管合作機制,通過集中整治與規范管理,打造協同共治體系。